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资讯 > 汽车资讯

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及城市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2023-10-02 08:24:03 来源:搜狐

简介:1976年,世界城市研究学界发生了一场不小的震动。彼时,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题为《世界上的城市群体系》的论文中,首次将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列入世界六大城市群。以

1976年,世界城市研究学界发生了一场不小的震动。彼时,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在题为《世界上的城市群体系》的论文中,首次将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列入世界六大城市群。

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群即为长三角地区。从曾经的“名不见经传”到如今的“举世瞩目”,这片自古丰饶富庶的土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协同发展之路。人才引入、产业升级、优势互补,在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一幅“产城融合”的高质量发展画卷正在江浙大地徐徐铺陈开来。

▲上海中心俯瞰上海外滩。图/视觉中国

融合的理念,始于千年前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自古以来,江南就是经济活动频繁、文化氛围浓郁、人文气息浓厚的鱼米之乡;域内山水相依、文化相融、习俗相近,至今为止仍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汇聚于此,留下无数或赞美江南盛景或感怀人文风情的诗词名篇。

从两汉时期开始,城市发展的洪流逐步涌入东南沿海地区。随着唐代海上贸易的繁荣,杭州、扬州等节点城市日渐兴盛起来。宋元明清时期,南京、扬州、苏州、杭州等城市愈发富有生机,在历史演进的不同阶段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代,上海的开埠更是为区域发展增添了新的助力。

早在1982年,“长三角一体化”这一概念便被提出,历经三十余年的探索,在2018年11月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12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规划范围、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作为长三角核心腹地,江浙大地再次迎来了崭新的战略机遇期。

根据《纲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全域,总面积35.8万平方公里。其中,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面积约2300平方公里),旨在示范引领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同时,以上海临港等地区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片区,打造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

高质量、一体化、国际化,这些词汇不仅代表了长三角区域的发展趋势,更是为区域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一体化与差异化,如何破局?

何谓“一体化”?

本质上来看,长三角一体化是长三角区域的经济协同。这种协同是全方位的,包括资源、产业、市场、配套等各类要素的自由流动。作为驱动区域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人才的流动趋势对产业的集群以及配套的建设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一方面,“人才”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重要基础,人才的有效供给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另一方面,人才的合理流动可以促进不同地区的协同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产业是跟着人走的。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分析认为,随着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力度的加强,可以考虑进一步完善国内外高端人才的引进政策体系。同时,探索并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破人才的流动和使用的区域壁垒。

在“一体化”的基础上,还要注重“高质量”,尤其是有区域特色的“高质量”。目前,长三角各大城市间的产业定位或多或少存在相似之处。尤其在上海、苏州、杭州、南京等城市,电子信息、能源化工、汽车作为主导产业被反复提及。

“一体化”并非“同质化”,既要坚持协同发展,又要形成地区特色,这对长三角区域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挑战。目前,长三角三省一市正在共同研究制定“长三角产业地图”,旨在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实现城市间产业要素信息对称化、动态化,在纵向产业链上实现优势互补、错位竞争。而产业新城的出现正是城市间进行资源流动与优势互补的重要成果。

省界处、铁路旁,一座座产业新城正拔地而起,以鲜活的姿态出现在区域发展的历史舞台之上,为区域产业协作写下鲜明的注脚。

其中一座,就坐落在嘉善与上海的交界处。

▲嘉善产业新城上海人才创业园

产城融合,实现华丽转身

早在2013年,作为产业新城运营商的华夏幸福就在长三角地区展开布局。嘉善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成为华夏幸福在长三角打造产业新城的首选之地。

“研发在上海、转化在嘉善。”可以说,嘉善产业新城建设发展的6年,是其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积极参与承接上海人才资源转移和人才项目落地的6年。期间,嘉善产业新城坚持产城融合,围绕“科创·新经济”这一主题,主动参与长三角产业分工,导入生命医疗大健康、智能网联汽车、商贸服务、影视传媒四大产业集群,实现科创产业突破发展。6年来,嘉善产业新城累计签约企业250家,累计营业收入超350亿元。

▲嘉善经开产业新城长三角科技创新试验场

乘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东风,距离杭州市中心仅26公里的德清县雷甸镇同样完成了华丽蜕变。

曾经,这里是浙江源航塑业物流有限公司的闲置厂房,亩均税收不足1.5万元。2017年7月,德清县政府与华夏幸福签订PPP合作协议,与华夏幸福在德清县雷甸镇合作开发德清产业新城。

如今,这里是德清产业新城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区域。宽阔平整的柏油路、鳞次栉比的办公楼、绿色高效的生产线、便捷齐全的生活配套……经过2年的发展,德清产业新城的产业空间基底已经初步成型,形成了明珠大道东段专用装备产业集群、雷甸产业园 光辉区块工业自动化产业集群、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区、武林头片区高端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四大产业空间板块。

嘉善与德清不仅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先行者”,也是实现产城融合、提升生活品质的“幸福”样本。截至目前,华夏幸福已在浙江域内布局7座产业新城,在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生命医疗大健康、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科创新经济这六大新产业方向持续进行探索与实践。

新京报记者 赵昱

————以上为推广————

很赞哦!

随机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