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汽车资讯 > 汽车资讯

智能汽车的发展趋势「汽车未来智能化发展趋势」

2023-10-14 08:24:25 来源:搜狐

简介: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新四化方面持续演进,行业已经达成共识,即汽车将不再是传统的交通工具,而是将逐渐成为集出行、办公、娱乐、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等新四化方面持续演进,行业已经达成共识,即汽车将不再是传统的交通工具,而是将逐渐成为集出行、办公、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智能移动终端。

智能汽车的发展融合了诸多先进科技,其中,车载液晶屏作为显示系统的核心部件,也成为了智能汽车产业链中的“硬通货”,车企围绕车载屏幕的技术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继车载屏幕智能化之后,高端化、大屏化、多屏化、联屏化已经成为座舱显示屏的新趋势,并有望成为智能汽车一个新的风向标。

一部车载屏幕的变迁史,也正顺应着座舱设计的发展历史,随着智能座舱渗透率的显著提升,车载屏幕的升级也迎来了一系列革新。

从老款桑塔纳收音机上的单色点阵屏,到奔驰 W220 上的 7 英寸多色液晶屏;再从奥迪 A6 上可隐藏的折叠屏幕,到 Model 3 内赫然矗立的中心大屏。确实,在汽车智能化的趋势下,车载显示屏正基于多个维度向高端化发展。

其实,车载显示屏的高端化主要体现在结构、材料以及技术等方面。不难看出,在消费升级以及汽车智能化的推动下,车载显示屏的改变是肉眼可见。

在结构上,它由显示到触控显示一体化、在材料上也由塑料到玻璃、而在外形上由2D到3D曲面,这些发展更加贴合了驾乘者的体验,再加上车载显示屏的用量大幅提升, “高端化”俨然成为了众多车企提升用户座舱体验的重点方向。

由于各项智能功能不断增加,为了将这些功能和海量信息完整地呈现出来,汽车需要的显示屏面积也是持续上升,尤其是新能源车企在这方面是更为激进。

尽管特斯拉将17寸超大竖屏搭载上Model S的理念大胆超前,但这项设计当初还是引起了一片哗然,外界更是有不少声音在质疑其安全性,担心屏幕越大越容易吸引驾驶员的注意力,导致无法及时关注路况。

当然,诸如此类的担心其实不无道理,但是,这并不能改变车企与消费者对它的喜爱。

自从特斯拉Model S拥有17寸的大屏幕之后,厂家都开始走上了“借鉴”之路,不遗余力让中控屏的设计“百花齐放”,用一块超大的屏幕几乎控制所有功能,其中最为大胆的还是拜腾K·Byte,车内搭载49 英寸中控大屏,极具视觉冲击力,更是颠覆了人们对于汽车内饰设计的固有认知,同时也让大屏化进入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

事实上,车载屏幕的本质,就是车内交互演化的一个进化阶段,主机厂希望通过车联网、OTA升级以及功能丰富的显示屏,来保持汽车的新鲜感,吸引消费者。

对此,单一、独立的显示屏显然无法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多屏交互成为车载显示的重要趋势。目前的车载显示设备除了传统的中控显示屏和数字仪表盘,虚拟后视镜、抬头显示器、后排车载娱乐显示屏、空调控制屏……各种车载显示屏让人应接不暇,眼花缭乱。

甚至有分析机构预测,未来一辆汽车或许会配备超过10块显示屏。

确实,在多屏风潮的影响下,如今双屏/三屏的车机已经是非常常见了,值得一提的是,像保时捷Taycan、路虎揽胜极光这样的豪华车型上,厂家更是直接甩出四、五个大屏,承载更多的驾驶信息、环境信息、娱乐信息等等,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它们新的“大卖点”,未来或许又有许多厂商和汽车产品将跟进这股多屏风潮。

传统中控屏的一大劣势在于与仪表相隔较远,驾驶员须付出较多注意力来读取相关内容信息、操控等相关功能,无论是便捷性还是安全性都不尽如人意。

而在联屏方案中,仪表与中控双联屏共用一块玻璃盖板,近乎无缝衔接,在视觉上营造出屏幕一体化的科技感,极大削弱了两块显示屏的之间的物理分割感,也更使得驾驶员更容易完成触摸操作和信息的获取。

联屏方案最早出现于2016年,是奔驰E级搭载的12.3英寸 12.3英寸双联屏,此后本土品牌、合资品牌争相搭载,而且目前正进一步向中低端车型渗透,如2020 年4 月上市的长安奔奔E-Star,该车型配置全液晶的仪表中控双联屏,补贴后售价区间仅6.98-7.48 万元。

由此可见,在新的消费需求下,车企正在开启双联屏,甚至于三联屏的时代,希望通过极具科技感与便捷性的大屏来吸引痴迷智能科技的年轻消费者。

总而言之,面对大量的应用与功能的“上车”,如何完美实现车载显示屏的人机交互、信息呈现以及内在智能属性,是摆在车企面前绕不开的问题。

某种程度而言,车载显示屏与消费类电子产品显示屏趋同,除了要迎合当下主流的高端化、大屏化、多屏化、联屏化趋势之外,还应具备更加轻薄、更加节能的特点,取长补短进而找到多方并存的最优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车载显示屏市场的进化。

很赞哦!

随机图文